2023-03-27 11:48:30
“那時候我把薛仁貴綁到法場上,準備著炮響三聲問斬刑……”在@豫東大鼓書 抖音直播間,73歲的王德龍左手打板,右手擊鼓,唱著他從9歲起就開始唱的豫東大鼓戲。自去年8月開始,王德龍和三個年輕伙伴一起在抖音平臺做直播、分享從藝生活的短視頻,在半年里吸引了超26萬粉絲,也收獲了超一萬元的直播打賞收入——這是他60多年來賺得最多的一筆錢。
豫東大鼓是河南省傳統戲曲劇種,也是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半個世紀前它是當地民間最流行的文藝活動之一,隨著時代發展,它與其它地方戲曲一樣,都面臨著后繼無人甚至失傳的危險。
王德龍接觸豫東大鼓已有60余年。他是河南夏邑縣農村人。父親在他很小就離世,母親獨自撫養三個孩子,家里一窮二白。9歲那年,王德龍在外地乞討時遇到了唱豫東大鼓的師父。經過5年的苦學后,王德龍開始了靠唱大鼓謀生的日子。幾十年之后,時代風云變幻,大鼓被淹沒在歷史碎片之中,王德龍也被妻子離世、兒子身患精神疾病的打擊一點點擊垮。
做“豫東大鼓哥”的抖音號,源于一次偶然。2022年8月,王德龍的重孫王元藝將老人在家唱大鼓的視頻拍下隨手發到抖音,很快引起了不少網友的注意。“讓更多的人看見大鼓藝術,發現散落在民間的傳統藝術”,抱著這樣的念頭,王元藝找來王知青和陳元文兩位朋友,一起通過抖音幫王德龍傳播大鼓藝術。其中,王知青負責制作短視頻和運營賬號,王元藝負責跟隨王德龍傳承大鼓藝術,陳元文則跟隨王德龍學習大鼓表演。
就這樣,73歲的王德龍站到了臺前。第一次正式拍視頻時,他在鏡頭前緊張到忘詞。“這是搞啥名堂呢?”時間已經在他身上留下了太多痕跡,因為掉了牙,有些吐字不清晰了。但與此同時,他的視頻又像時光機,將很多觀眾帶回了他們的青春歲月。有人說“為了到街頭聽書,當年經常逃課”,也有人說“以前聽不懂,聽懂已老了”。
去年9月8日,王德龍和他的三個小伙伴們第一次嘗試了直播。直播間陳設很簡單,有時在院子里支兩架鼓,王德龍一手舉茶,一手敲鼓;有時就在灶臺邊,王德龍站在新收的玉米和過冬的木柴堆前,為大家表演《白蛇傳》《包公下陳州》《隋煬帝楊廣觀花》等粉絲們耳熟能詳的民間故事。
很快,來自天南海北的觀眾們涌入了王德龍的直播間,他們一邊欣賞這一來自河南民間的傳統藝術,一邊為王德龍送出禮物打賞??吹酱蠊乃囆g還能收獲到觀眾們的喜愛,王知青表示,“我們希望幫助爺爺把大鼓藝術傳播出去,因為現在還健在的民間藝術家已經越來越少了。另一方面,因為爺爺的兒子患有精神疾病,我們很希望可以多掙點錢,幫助爺爺改善改善生活。”
在接下來的4個月里,王德龍幾乎每天都會直播,這也為他帶來了一萬多塊錢的打賞收入。平均下來雖然不多,但這已經是他六十多年來賺得最多的一筆錢。王德龍高興極了。他用這筆錢改造了屋子、添置了新衣服,還第一次感受到了“吃肉自由”——“以前吃不起,只有蘿卜青菜,現在想吃就能吃了!”
收入的改善只是一方面。做抖音以來,王德龍和兒子原本孤獨的兩口之家因為有了三個年輕人的加入而熱鬧起來,這不僅讓王德龍日漸開朗和樂觀,他那因患病而沉默自卑的兒子也逐漸打開了話匣子。此外,抖音網友們對大鼓直播的喜愛,也給王元藝等三位小伙伴帶來了信心,讓他們相信傳統文化未來的美好發展。
大鼓曾經是王德龍唯一的經濟來源,而近晚年,大鼓也成了他人生最大的安慰。在抖音做戲曲主播,看到有20多萬人喜歡他唱戲后,王德龍終于能笑出聲來了。
榜單收錄、高管收錄、融資收錄、活動收錄可發送郵件至645528#qq.com(把#換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