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4-06 17:42:57
今年3月1日,禮來率先宣布其賴脯胰島素和重組人胰島素降價70%;月中的14日、16日,諾和諾德與賽諾菲先后將旗下主力胰島素產品價格下調了75%和78%。常年維持高價的美國胰島素原研藥企業,先后以驚人的降價幅度上演“跳水”競賽。不得不令人猜測,糖尿病全球市場格局是否要以此開始出現變革。
國際市場價格先后跳水
自1996年以來,胰島素作為需要長期使用的“救命藥”,在美國市場飆升超過10倍,三巨頭得以賺取了210億美元的利潤。但在政府視角來看,這并不利于糖尿病醫療的整體發展,美國政府也嘗試干涉藥品價格。
據悉,美國政府在去年推出了《通脹削減法案》。雖有政府高度施壓,但原研藥企禮來、諾和諾德、賽諾菲紛紛抗住了壓力,于一年后才陸續啟動降價,重構美國市場胰島素的價格平衡點。
法案也許是一個觸發降價的開關,然而胰島素作為長期使用藥物,原研藥專利期到期后多年來藥價卻不跌反增。此次引發降價的背后,或許更是因為全球胰島素產品競爭格局出現了新變化,仿制藥企業陸續入局全球競爭,更有中國胰島素藥企在此背景下快速崛起,開始規劃向美歐市場“反向輸出”。
一個月前,中國最大的胰島素藥企甘李藥業(603087.SH)公告稱,公司研發的生物類似藥甘精胰島素注射液的生物制品許可申請(BLA)獲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正式受理,進入實質審查階段。
此外,通化東寶(600867.SH)、東陽光(600673.SH)等中國胰島素制造商也紛紛在美歐市場展開人胰島素及胰島素類似物的注冊工作,且進展頗為迅速。
多重因素的作用下,全球范圍內的胰島素價格或將進一步下調,最終穩定在一個較為合理的區間,更加擴大藥物的普及性?;蛟S,胰島素藥物市場未來將是“低價”天下。
“預見性”集采先發,指導國內市場格局
早在國際價格出現波動前,國內市場早已開啟一輪調價策略。得益于國內制度及政策的優越性,國家旨在指導胰島素價格讓利于民,開展胰島素集采專項。
胰島素行業經過多年發展,市場競爭已經相當充分,生產技術成熟穩定,產品種類也愈加豐富,加之此前胰島素價格始終在高位徘徊,所以胰島素集采就被賦予重塑市場格局的重任。
此次胰島素專項集采,最終有11家企業的16個通用名品種,涵蓋臨床常用的二代、三代胰島素42個產品中標。全國首年采購需求量為2.14億支,總金額約為170億元,約占國內胰島素市場總量的56%。
本次集采一方面可打破長久以來進口胰島素的壟斷效應,以甘李藥業為首的多款高順位中標的低價三代胰島素產品,相信將進一步推動藥物的更新換代。
提高診療效果,胰島素低價成為必然
根據《IDF 2021全球糖尿病地圖》(第10版)的最新估計,中國有超過1.4億的糖尿病患者,而且這個數字還在快速增長。到2030年,IDF預測中國糖尿病患者總數將超過1.64億。根據《中國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年版)》數據,中國糖尿病的知曉率、治療率和控制率分別為36.5%、32.2%、49.2%,仍處于低水平。
診斷為糖尿病的患者中,只有約1/3的人接受治療,而接受治療的患者中又只有一半的患者病情得到控制。顯然,巨大的市場需求未被釋放和滿足。
未來,糖尿病防治費用將成為一筆沉重的社會負擔。故胰島素集采有效的緩解糖尿病防治費用大幅增長的壓力,保障群眾糖尿病醫療負擔的公平性和低收入人群的用藥可及性。
首年1.7億支的協議采購量和48%的產品平均降幅,極大推動胰島素用藥需求覆蓋,降低國家醫?;鸬闹Ц秹毫?,從而形成糖尿病防治的良性循環。
集采并不意味著推廣的結束,更多還需后續落地過程中的指導性工作。無論是從集采政策進一步優化向低價產品傾斜,還是加大低價同質的宣教,都應該最終以低價產品能夠更多獲得臨床應用為目的,政策或許應該做出一些優化方向。
相信胰島素降價只是一個開始,未來,這種被廣泛使用的慢病藥將逐漸回歸可持續發展價格,我們也應該看到領先低價的胰島素企業為此做出的貢獻,進一步通過政策引導使老百姓都能用上質優低價的胰島素藥品。
榜單收錄、高管收錄、融資收錄、活動收錄可發送郵件至645528#qq.com(把#換成@)。